据新华社上海5月28日电,全球首个空中垃圾分类机器人在上海启动。这项创新技术由上海交通大学研发,旨在加速城市垃圾分类进程。 该机器人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视觉技术,能够对城市中的垃圾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。机器人搭载在一架遥控无人机上,可以在空中高效地监测和捡拾垃圾。 据介绍,该机器人可以识别并分类五种不同类型的垃圾,包括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、湿垃圾、干垃圾和大件垃圾。机器人会将不同类型的垃圾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储物箱中,并在储物箱装满时返回基地进行卸货。 目前,该机器人已在上海市某小区进行试运行,并得到了居民们的积极反响。居民表示,机器人的到来让垃圾分类更加方便快捷,也减轻了他们的负担。 据悉,该机器人的使用不仅能够提高垃圾分类效率,还可以减少人工捡拾垃圾的风险,降低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。未来,该技术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使用,为城市垃圾分类事业做出贡献。 该项目负责人表示,他们将持续改进和优化机器人的性能,提高其识别和分类能力,让其更好地适应不同城市的垃圾分类需求。 |